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收藏資訊 > 对钱绝配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五代四对母钱解释锡母问题
2019-05-15 22:19:14    作者:     浏览594次    
0

      宋朝钱币大家洪遵及很多前人的著述都谈到,古钱币的铸造都要有锡母。但是,锡母却是极少见到。我们当代人基本上很少研究。还有很多人对母钱都没有弄懂,那还能研究锡母呢。有一位研究家就十分反对。他的理由是,锡母不耐磨,使用寿命不会超过几百次,古人怎么会用锡来做母钱呢。

      今天,我展示唐朝和五代的四对锡母和铜母对钱。专门讨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古人是用锡母铸钱吗?第二、既然铸造了锡母,干嘛还铸造铜母?理由何在?第三、我认为这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锡母是铜母之母。


这四对钱币,每一对里都是一枚锡母,一枚铜母。你再看看我用白面拓图,钱币形制和文字,就是单卵双胞胎,几乎没有不同。我们很多研究钱币的人,都说古钱要修穿。意思是,古钱铸造出来,有范线,有毛茬。所以必需修一修,才好使用。大家想,古代时候可能有坚硬的削铁如泥的宝剑,但是,有没有刻铜的雕刀?就是有这种雕刀,刻铜那么容易吗?,自从我搜集到历朝历代锡母钱和铜母钱数百对以后我才理解铸造锡母,是生产母钱的过渡工艺。我概括一下。第一、用铸母压印模板之后,首先要制造数百枚锡母。这是因为锡母很软,便于精修。第二、锡母生产数百枚之后,用锡母直接翻铸铜母钱。锡母使用几十次,质量寿命是没有问题的。第三、我的这四对钱,锡母和铜母完全一个模样,就说明,锡母使用克隆工艺铸模生产出铜母钱。

       古代钱币铸造的工艺研究还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例如,母钱厚子钱为什么薄?我研究古人铸造古钱,是母钱制版使用了正反面分别制版工艺,而不是把古钱整体压在模板中。母钱背纹有星月,子钱为什么没有?星月是锡母制模。立体浇注。为保持浇注铜水稳定的“楔子”。以后,我们必须继续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藏友答疑       每天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30-18:00(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COPYRIGHT©2005–2016 東方古錢發現研究網 版权所有 黑ICP备19002770号-1
鉴定及客服:東方古錢發現研究網
官方微信公众号(收拍,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