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收藏資訊 > 古泉名人典
民国20位古钱收藏家
2019-01-21 22:02:03    作者:     浏览1176次    
0

1、方若

方若(1869-1955),浙江定海城关镇人,字药雨,号劬园,别号古货富翁。其本名城,字楚卿,小名偈宝,曾任知府,永定河委员,北洋大学堂教授,《国闻报》主笔。方若曾因抨击清慈禧太后弊政,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同遭同缉,避于日本领事官,继尔出走日本,后幸赖朝廷有力者周旋而得免,遂回国创办《日日新报》于天津,并开设利津房地产公司等,天津沦陷时期,曾出任天津治安维持会筹备委员兼伪高级地方法院院长等职。

清代乾隆,嘉庆时期,金石考据之学逐渐兴起,其时泉家辈出,著述如林,古钱学研究盛极一时。著名学者如初尚龄,戴熙,李佐贤,立喜海,鲍康等辈,对后代影响颇深。方若集钱之初,时约光绪二十六年(1900),正值前辈名家藏钱散出,少有人问津之际,遂大肆收罗传世名品,珍罕古钱,盖以新出北魏“天兴”金钱,宋大礼银等而成当代巨富。旋既与杭州钱币收藏家张叔驯,重庆钱币大收藏家罗伯昭鼎峙而立,时人有谚语:“北方,男张,西蜀罗”,名噪泉坛,蜚声海内外。

方若平生爱好金石书画,尤喜古钱,嗜古成癖,自喻不贫于古,故晚号古币富翁。每有公余闲暇之时,考究历代铸钱之源,验证百家圜化之说,对古钱大小,质地,色泽,版别,纹饰,轻重,文字,伪劣,无不悉心研究,。前代金石学家,钱币学家向有秘不示人之积习,成为钱币学研究的一大障碍。但方若不为事习所染,既无门户偏见,又不垄断资料,每获有新钱,既拓赠诸友,已传古为乐。所著书稿待印者盈柜,就中巨如:《古货菁华》《旧雨楼古货全稿》,《古货今说》,《古金银谱》等,皆足补前谱之遗缺,所著《言钱别录》,《言钱补录》两书于民国十七年(1928)相继刊行。其书一扫前谱凌乱芜杂之弊。凡所列之论说,多有前人未发现者,尤以考订“永安一百”“永安一千”等五代钱,博得国内外钱币学界的赞同。

方若《方家长物》一书,以原钱墨拓入书编之,内收王莽六泉十布,挈刀,金错刀等三十六品。该书成书较早,据闻当时仅印二十余册,历经沧桑,鲜见传本。所著《药雨古化杂咏》一书,钱币界推崇备至。是书系名拓工谭某手拓,从数万枚古钱藏品中汇集珍稀品百枚入书,其上始东周至于清,上下二千余年。所选之钱皆精绝之品,原拓墨色均亭,纤细毕现,仅成四十余册分赠同好,海王村贾人争购之,一日而尽,展转增值,册至百金。是书每钱各配七言绝句一首吟咏,可谓珠联壁合之佳作。如《东周》“西周见后复东周,两地圜金一日收,互证布文可断自,荒唐太古说从头”《临安府钱牌》“临安行用省钱文,南渡军兴济困时,准百自书一三五,却因误二谱传疑”。从中可见方若采古人论说,在钱币上有独特见解,堪称古钱学佳作。

方若藏钱既丰,目光锐利,然其间赝鼎亦不少,时郑家相,张炯伯在天津,曾指出《药雨古化杂咏》一书中,“宁字布和宝字布,两布制作恶劣,文字粗率,不合战国之物,虽铜色尚旧,亦属后铸”。但毕竟瑕不掩瑜,不会因为某些不足而影响了这部书的价值。

方若善画,尝卖画赈贫三十年,世人只知钱币学家之方若,而不知由议叙通判累迁知府之方城也。方若画法取张僧鲧,画笔摹范华原,嗣得北苑观瀑图及敦煌所出之唐画,画益与时趋相远亦。曾著有《校碑随笔》,《设画录》,《访印随笔》,《墓志类聚》,《印萃》,《陶文》,《续古玉汇考》,《药雨丛刻》等著作,尤以《校碑随笔》一书,海内外鉴赏家推崇为空前之作。

方若除收藏古钱外,所集古器物颇丰,如商小臣等,皆为稀世之珍。丁巳八月,洪水为患,水退鱼跃于堂,遂自题其堂曰:“来鱼堂”,戊午改建更名为“旧时楼”。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春,方若将所藏全部古钱转让给陈仁涛,对此,人颇非议,旋既悔之,无奈之下再事收罗,不数年复有规模且多异品,方若旧藏钱币解放前夕由陈仁涛携至香港,五十年代国家以重金收回,交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这批国宝才幸免遭流散海外。(作者盛观熙)

2、戴葆庭

戴葆庭(1895~1976),号足斋,绍兴人。祖居陈家封,世代务农。父炳荣,扇庄画工。葆庭幼时因家境清寒,只读过私塾2年。11岁时学徒米店,备受艰辛。自幼酷爱收藏钱币,民国9年(1920)后,辞去米店职业,走上专事收集和研究钱币的道路。几十年间为收罗古钱,长途跋涉于穷乡僻壤之间,风雨无阻,寒暑不恤,足迹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日积月累,收藏渐丰。为得到艺术上的共识,刻意研究相关的文物,从印章、瓦当,到青铜、陶瓷、玉石、书画,无不认真钻研。60多年间,几乎每天和钱币打交道,一过手便是几十、几百,甚至几千枚钱币,在长期的实践和反复摩挲中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在钱币鉴定中具有高人一筹的水准,被钱币学界誉为南戴(葆庭)北骆(泽民)。三四十年代,丁福保编纂《古钱大词典》、《历代古钱图说》、《古钱学纲要》等钱币丛书,在古钱的取舍和鉴定方面得到戴葆庭的鼎力相助。民国29年(1940),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泉币学社,创办双月刊《泉币》杂志,出刊32期,戴负责日常工作,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后又与钱币界同仁联谊成立寿泉会,编印《寿泉集拓》,流传后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供职于上海文物商店,享受专家待遇,为带培学生,讲授并编写了钱币学教程。五六十年代,彭信威编著《中国货币史》,涉及钱币学方面的知识,得到戴葆庭的很多指点。期间,还应聘为上海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单位鉴定钱币,提供文物定级意见。

30年代有《足斋泉拓》3册传世,晚年又整理集成《珍泉集拓》、《戴葆庭集拓中外钱币珍品》上下册。在其故世后,由新华出版社和中华书局分别版。后者被授予当代钱币学最高学术奖—金泉奖。其〖FJF〗*:〖FJJ〗集的珍泉名品相继归入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历史博物馆等单位。1959年,将收藏的包括平靖胜宝当千等孤品在内的119枚太平天国珍稀钱币捐赠中国历史博物馆,受到文化部的嘉奖。

平生爱读史书,勤练书法,好绘水墨兰花。待人处世,重然诺,轻名利,助人为乐,在钱币界颇受好评。

夫人沈燕三,绍兴人。精于钱币墨拓,追随戴葆庭奔走南北,历尽甘苦,襄助之功,弥足称颂。胞弟葆湘,精于钱币鉴定。子志强、志茂(沈鸣镝)皆继承父业,为钱币收藏和鉴定行家

3、丁福保

丁福保,字仲祜,号梅轩,别号畴隐居士、济阳破衲,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六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无锡城内书院弄摇车湾旧宅。幼年入家塾读书。13岁始,听其长兄丁宝书讲解经史诗赋,学业大进。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江阴南菁书院肄业,次年考取秀才。光绪二十三年秋去南京应乡试未中,次年再入南菁书院,随著名数学家华蘅芳、华世芳学习数学。光绪二十四年在无锡俟实学堂担任算学教习。光绪二十七年入苏州东吴大学攻读化学。暑假后久病不愈,遂去上海名医赵静涵处学医,并考入上海东文学堂学习日语。光绪二十九年夏,受张之洞之聘,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算学及生理卫生学教习。光绪三十一年回无锡组织译书学会,编印了《代数备旨》等教科书。

光绪三十四年春,丁福保迁居上海,在自新医院任监院,开始为人治病。宣统元年(1909年)五月参加两江总督端方在南京举行的医科考试,取得最优等内科医士证书,旋由端方特派为考察日本医学专员;盛宣怀也派池为调查日本东京养育院、冈山孤儿院专员,考察日本医学教育、医院和育婴堂、孤儿院的管理情况。七月回国后,继续行医和编译医书。宣统二年,丁福保发起组织中西医学研究会,编辑出版《中西医学报》,开展中西医学术研究活动。先后自撰医书83种,翻译日文医书68种,于民国元年(1912年)汇成《丁氏医学丛书》,由他创办的医学书局出版发行。此书在德国、意大利举办的万国赛会上获奖。民国2年在上海开设丁氏医院。

丁福保原有国学基础,热心收集整理古籍。其中有不少善本古籍,编印了《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历代诗话》及其续编、《清诗话》等书。编辑时,“误者正之,伪者删之,阙者补之”。另有《文选类话》,历时20年始成。

民国5年起,他信奉佛教,宣扬佛学,编写了《佛学指南》、《佛学初阶》等读物,笺注了《金刚经》、《六祖坛经》等10余种佛教典籍;并参考日本出版的几种佛教辞典,编成《佛学大辞典》,于民国10年出版。早年在日本购得国内已经散佚的唐释慧琳撰《一切经音义》(100卷)和辽释希麟撰《续一切经音义》(10卷)两书,他据此编为《一切经音义汇编》,石刻重印,广为流传。又选辑道教经籍100种,编成《道藏精华录》,于民国 11年出版。后又撰写《老子道德经笺注》,于民国16年印行。

丁福保还钻研《说文解字》,历时30年,汇集182种、1036卷注释和研究《说文解字》的著作,以许慎的原书次序为纲,编辑成《说文解字诂林》,具有查阅一字而各家论说齐备的功用,于民国17年出版。次年,他翻造上海大通路瑞德里的旧居后,取名“诂林精舍”。后继续汇集有关《说文解字》的其他46种论述,于民国20年编印《说文解字诂林补遗》,并编写了《六书正义》、《说文钥》等数种文字学的著作。丁福保还喜爱收藏和研究古钱币,于民国27年编印《古钱大辞典》,同时出版《古泉学纲要》等著作。他整理古籍20余年,印行多种大型图书,其名声在学术文化界比医药界更为人所知晓。由于他的社会声望,曾先后在上海佛教医院、上海福幼院、世界提倡素食会、上海卫生教育社、中国医学杂志社、古钱学会等慈善机构和学术团体担任职务。

1952年 l1月28日,丁福保因病在上海去世,终年78岁。生前编成而未及出版的《四部总录》遗稿经其学生周云青整理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医药编”、 “天文编”、“算学编”、“艺术编”4种。

4、蒋伯埙

蒋伯埙,字黼、伯斧,号寿圭,江苏吴县人,光绪戊子举人,学部参议,通小学,尤好古金文。幼时即好古泉及邮票,后在邮局供职有年。一日偶过摊肆,获观崇宁御书钱币一枚,圜法精整,笔致劲秀,意颇宝之,集泉由此成癖。蒋氏所藏无一不精审,研究泉学,获益独多,喜交换古泉,间有复品,亦可分让。收藏家罗伯昭所藏天成缘书淳熙背利、乾元背十、绍圣折五铁范钱等即为蒋氏之物。

蒋氏藏庚绍铎古刀甚富,曾得铜乾封背天府钱,为稀世珍品,在藏泉界颇有声望。尝主编新光月刊,著有《中国货币史》、《六国币源流》,辨析甚详。

一九四一年七月,上海组织“钱币学社”,蒋氏与当时的郑家祖、王荫嘉、张季量等人皆为会员,成为收藏界名之士。

5、杨有骈

杨有骈,生于清末,江苏南通人。爱藏古钱币,亦好集国外货币。据闻其常将得意之品装入镜框,悬于壁间以欣赏,颇得雅趣。

6、柳诒征

柳诒征(一八七九年—一九五六年),字翼谋、号劬堂,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宣统已酉优贡。儿时知韵语,弱冠文名籍甚,与李瑞清、缪荃荪、陈庆年共为经史有用之学。历任南北各大学教授、故诗文书法渊雅矜重,喜书汉、魏、六朝碑版,尤擅写经石峪,颜真卿,为学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在南京龙蟠里图书馆十一年,所印诸书序跋,翔实尔雅,为读者所称道。纂有书目四十卷,为全国图书馆所末有。现时,柳氏亦注重江苏财政及铸造泉货,上自孙吴大泉,下迄近代钱币,旁及钱局之银票,贾肆之钱筹,博搜殆遍,可购则购之,不可购则兼拓片摄影以存之。戊辰江苏续修通志,柳以纂修任钱币站,

7、罗振玉

罗振玉(一八六六—一九四O年),字叔蕴,又字叔言,号雪堂、俑庐、抱残翁,晚年曾获溥仪所颁之贞心古松四字匾额,遂以“贞松老人”自号。浙江上虞人。以诸生荐举,补学部参事官,任农科大学监督,南书房行走。其室名很多,有“宸翰楼”、“唐风楼”、“吉石庵”、“面城精舍”、“贞松堂”、“楚雨楼”、“鸣沙石室”、“敦煌石室”、“嘉草轩”“玉简斋”“殷礼在斯堂”、“大云书库”等。

罗氏辛亥革命后,侨居日本最久,民国八年(1919rh )返国,居上海、天津。毕生尽力于搜集史料及传印古书,有裨于儒林甚大,据有关史料记载:罗氏好刊古书及前人遗著未刻者,先后得到二百五十余种,九百余卷,著书百余种,约二百五十卷,其为类至广,容纳亦至赅博,在此不在细述。仅论其刊布金石书画、文物考古、整理商契遗文,罗氏所编辑有《古籍丛残》、《鸣沙石室遗书》、《吴门四群子法书》、《南宗遗钵跋尾》、《贞松堂历代名人法书》、《高昌壁画精华》、《墨林星凤著雪堂书画跋尾》、《殷墟书契考释》、《雪藏古器物簿录》。

罗氏精研钱币,收藏颇丰,在《俑庐日札》中云:“予藏明刀近三百品,颇有鲍李及近来藏泉家所未见者,内一两面文字有三字者,惜为儿童磨砺,仅存四分之三…”。尝收得《泉汇》稿,其函板数不等,有“大夏真兴”一品,《泉汇》入无考别中,虽有“是夏赫连勃勃物”之语,却为刘燕庭所疑,罗考为夏物因号《赫连泉馆》。罗氏另著有《四朝钱币图录》一卷、还富藏钱范,著《古器物图录》,专收先秦币范。卒于旅顺,年七十四。

8、何梦华

何梦华,1766-1829年,字元锡,号敬祉,又号蝶隐,钱塘人(浙江杭州)人,候选主簿,精于目录之学。家有“蝶隐园”,储藏旧书善书。然藏古印、古钱最富,与江*香为金石之交。

何氏尝有札云:新得元贞通宝钱拓本,为罕见之品,有作伪者,以楷元丰钱改丰为之,元代钱如至元、元贞、大德、至治、泰定,今确有是钱,而史皆遗之。

博学之诗,有《秋神阁诗钞》行世,卒年六十有四。

9、刘鹗

刘鹗,1857-1909年,原名孟鹇,后改名鹗,字铁云,号老残,笔名洪都百练生,蝶隐等。室名:五十瓦登斋、百瓦登斋、两百瓦登斋、抱残守缺斋、慎记书庄。原籍丹徒(江苏镇江)人,后移居淮安(江苏淮安)。为晚清著名小说家之一,亦是一位古文物收藏家。

刘氏以洪都百炼生为笔名的章回体小说《老残游记》,所记在山东的种种见闻,反映晚清社会现实,小说在第十四回中,有论谈泉币者。

八国联军之役王懿荣殉难,所藏文献尽归刘鄂,岿然为海内巨室,刘氏所藏大至分如下几类:

一、《铁云藏龟》六册。光绪二十九年(一九O年),刘氏从所藏五千余甲骨片中精选千余片,石印此书,成为我国第一部辑录甲骨文的著作。

二、《铁云藏印》。将玺印三千余品,分钤四册。

三、《铁云藏陶》。以所藏出土陶器,拓印成书。

四、《抱残守缺斋藏器目》一卷,由鲍鼎辑,列所藏彝器等物。

五、《铁云藏泉》。收录古贝四种,蚁鼻钱四种、空首布七十一种、大小圆肩桥足布二十一种、方肩桥足布六种、大小肩足布六种、小方肩和尖肩足布八种,小方肩方足布八十七种、圆首圆足布十种、圆首圆足古孔布二种,最后列契刀五百和错金一刀各一种,皆为拓片,甚珍贵,其中古币稀见之品不少。

六、至于善本书籍宋明拓碑贴、历代法书名画,则亦相继影印出版。

刘氏在收藏同时,与当时有名的藏泉家过往甚密,为潘伯寅、杨继震、胡石查、鲍康、王戟门、王懿荣等,因此,其成为晚清泉币收藏界的知名人土。

10、钱大昕

钱大昕(一七二八—一八O四年),字及之,一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室名:潜研堂、十驾斋、孱守斋。江苏嘉定人。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年)进土,官室少詹事,督学广东。历主钟山、娄东、紫阳羽院。经史百家,天算地舆无所不通,一门父子,兄弟,均精考证,尢精金石小学,工隶书,行书、花卉,著述等身。

钱氏善藏古泉,通晓古钱学,丁福保先生所著《古钱大辞典》一书,其中多处引其论点。有关金石方面的著作,还有《金石文跋尾贞集》等传世。

11、张廷济

张廷济(一七六八—一八四二年),字叔未,浙江嘉兴人,《清史·文苑三》有传云:“嘉庆三年举乡试第一,应礼部试辄遁,遂归隐以图书金石自娱。建清仪阁藏疲古器,名被大江南北。”

他收藏极丰,上自三代铜器,下至无明字画,文房四宝、秦砖汉瓦、古玺印章,六碑版,失传古籍和珍泉异钱等都在收集之列。著作有《清仪阁题跋》多种、笔者收藏该书六册,是清未光绪年间的版本。

书中有较多的篇幅,介绍了他对新莽泉布“大黄布刀”的“刀”字应是“千”字。他还注意到十布上古已有之的数码是王莽复旧之做。

他对当时流传到江浙等地的古泉、钱范,除自己尽力收集。详细记载它出自何地、收藏的经过、品相和价值,当时是如何铸造的。这都表明他对古钱的研究,以脱离以往土大夫集泉赏玩的习俗,而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境界。

他不仅收藏钱币甚多,只“集拓本不下四、五十种“而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一度运河游京师北平。广交天下泉友,只在著作中写到的就有广东潘毅堂,大兴翁树培、武林马爱林、吴门江郑堂、嘉善曹友安、嘉只葛杖坡、海宁周松霭、山东刘青园、还有钱竹、赵司农陈友海等,他们或相聚品评古泉,或鱼来雁往介绍彼此的发现见解,这给我们揭示了乾嘉之际,由于金石考据学的再度兴起、也带动了古钱币学的发展和提高。

特别他在著作中提到泉友,山西洪洞的古钱学家刘青园,于嘉庆十年一八O五年,于凉州(今甘肃武威)获得“凉造新泉”和“邹虞峙钱”一些出谱钱。过后五年他们同在北京相聚,他亲自手拓了刘青园的莽泉“小布一百”,也一览刘氏所藏的其它泉林珍品。再这十五年,他晚岁著书时,把这条钱币的重大发现,记载于《清仪阁题跋》一书中,为我们研究“凉造新泉”提供了又一资料。书中原文是:“山右友人得青园师洛,藏有小布一百,昔年己已,余在京师曾手拓于孙文靖邸第百一山房。刘又藏有“凉造新泉”等,云俱得于甘肃,盖从来古泉家未曾著录者(甲申二月廿四日)。还应该值得一提的是,刘青园同时在武威发现了一些西夏用汉文和西夏文铸的钱币,又从当地古碑考证是“西夏梵文钱”。

另外张廷济还在《清仪阁题跋》一书中,还考证了南宋浙江独有的钱牌。并说:“此牌北地绝少,翁秋部藏古泉甲天下,迄未得之”。

他还多次于著作中写道,用番银数饼购获某古钱或钱范,这亦说明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经济发达的江浙省地,已经流通着外国银币。

张廷济还于《清仪阁题跋》中,记述了他曾投师于,当时在江南任官的甘肃有名的金石考据家阶州(今武都)邢澍先生的门下,可见他学识交友之广泛。

12、鲍康

鲍康,1810-1881年,字子年,安徽歙县岩镇人,以观古阁名斋,自号观古阁主人。致仕后,息影臆园,又号臆园主人。

收藏巨富。

鲍康遗物由侄恩绶继承,恩绶再遗传长子鼎臣,20年代前后,鼎臣因生活所迫,将子年包括古钱在内古物陆续在南昌变卖。一代泉坛宗师的毕生心血和结晶,就这样散失殆尽,付之东流,令人扼腕痛惜。

13、郑家相

郑家相,字葭湘、松馆,号研石、希亮、玉泉真隐,斋名“梁范馆”、“土范富翁”、“拜戴揖王”,浙江鄞县人,光绪乙丑年生。

郑氏幼习法律学,先后入司法财政军事商业以及铁路各机关任职,少时随父恺夫公,据郑氏在《梁范馆谈屑》文中云:“先群子性好古籍,收藏颇富,对于古泉,亦喜搜集之。时制钱盛行,市上卖买,多以制钱交易,家中另用,亦收藏钱不可,故储备制钱最多,每于进出时,辄选择其钱背无清书者,及面文不同者。暇时又辄至所设肆选择之。积年累月,得千数百种,储之于家。时予年方八九岁,常取而玩弄之,先君子并为一一道时代,予亦静听而默记之。”郑氏得以家教,能继父志。

郑氏十五六岁时,即开始集碑版,民国五年起,从事研究古泉之学。初与同里五引贯为泉友,常常往来于沪扬间,奇品异泉,搜获颇富,继又往同里张炯伯、慕先生之名,问道焉。郑氏为能获取泉币中之佳品,曾于一九一六年,由郑希亮、张季山、娄惠臣、戴葆庭诸人,先后在鄞县,绍兴等地,巾出招买告示,适田野出土古泉,妇孺所藏莫不持以求售,响应者甚多,颇有影响,其所居山阴道上,盈千累百,罗列几案。目注手择,晨夕未息,得稀见之品不少,传为泉林之佳话。

郑氏又遍游沪杭平津,访问各地同好,鼓动集泉之兴趣,于是,在我国泉学暗谈这时,又为之一振,为泉币之学作出了贡献。

著有《中国古币考》二十卷、《上古货币推究》六卷、《梁五铢土范考》六卷、《集古代文字》四卷、《泉家小史》四卷、《读玉》六卷、《谈泉》二十卷·附图。建国后,郑氏除大力发表古钱学文章外,又将所著《中国古代货币史》一书出版行世,为泉币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14、王荫嘉

王荫嘉(一八九二—一九四九年),学殷泉,号节苍虬,斋名“曾藏王氏二十八宿砚斋”,江苏吴县人。先生幼时岐嶷不群,长习史书,聪颖过人。其喜治目录,浏览宋本,所藏古籍版本,琳琅满屋,兼及金石训诂、词章书画,工小学、史学和古文字学。对泉币之学尤所笃好,研究泉学,博大精穿深,旁证博引,见广识多。

一九三六年二月,以丁福保为首在上海成立中国古泉学社,并于六月创刊《古泉学》季刊,至一九三七年六月,出五期而中断。一九四0年,丁福保、罗伯昭又在上海重新成立中国泉币学社,同年七月创刊《泉布》,至一九四五年九月,共出三十二期。王氏参与了中国泉币学社会性的倡议和筹办,承担《泉币》杂志的校对,又是杂志的主要撰稿人。在《泉币》中发表学术著作八十四篇,其中论著考据六十六篇。

王氏曾自号“殷泉”,乃因偶得到一枚殷王廷政天德二年铸天德重宝当百隶书珍泉,背“殷”字。所以在他晚年的著述文字中多用“殷泉”的笔名。

王氏所藏善本,已由其夫人于一九五四年捐赠北京图书馆;所藏钱币,由其哲嗣先生于一九八六年捐赠给上海博物馆。总计一千八百余枚,最为珍罕者首推永乐通宝折三钱,一般稀见币也不在少数。据资料记载,其中有:位至三公、至和重宝折二铁母、宣和元宝大字二品、洪武二福、洪武通宝小平下点武、万历通宝小平面屋、万历能宝背正、崇祯通宝背宁钱等。

15、钱币学家-吴钧

《选钱斋笔记》是清代华亭(今上海松江县)吴钧的一部钱币著作,成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此书只有抄本传世,至今一直没有刊行,所以知名度不高。

吴钧,字陶宰,号玉田。自幼好学,淡泊名利,未弱冠既捐去贴括,希冀过与世无争的隐士般生活。他是一个颇有骨气的知识分子,虽然家境贫寒,却从不因穷困向人折腰,一生抱定洁身自爱的信念,怡然以布衣处世。他将感情和才华主要倾注于教书和潜心著述,对文学、艺术、金石、天文都很通晓,学识渊博。著有《独树园诗稿》、《鼠璞词》等。邑人将兆仲赞誉道:“其诗不袭云间旧派,戛戛独造,苦心故诣。…研究如此,宜其自运日工也”。

吴钧平时爱好鉴赏钱币,在乾隆四十九年抱病家居以后,亲朋好友纷纷将形形色色的古钱送来评定优劣。他特辟小轩存放各种钱币和拓片,并改名所居梅花书屋为“选钱斋”,寓有选贮古钱之意,借此陶冶情操。接着,他又进而广为物色版别,刻苦钻研,由微观到宏观,撰成《选钱斋笔记》十五卷、续三卷,以全面阐述自己的研究观点,从而走入中国钱币学宝贵的殿堂。据吴钧本人称:“余之作笔记也,盖略本是之意,而先引史书,次稽旧谱,未则窃附己意而已。不称谱及志者,钱不备,核据未精,不敢以谱、志自居也。”谦逊之态溢于言表。

在清代三百余年众多的钱币著作中,《选钱斋笔记》可谓较早的上乘之作。彭信威教授《中国货币史》曾认为:初尚龄的《吉金所见录》最大贡献是把刀布断归春秋战国,打破了旧日对三皇五帝的附会。对此,王贵忱先生的《古币著录和有关问题的探讨》一文则指出:“其实最初提出这一见解的,却是成书于乾隆年间的《选钱斋笔记》。此书作者吴钧,除了对先秦钱币有新知创见外,对年号钱也间有心得之说,又记录一些铸造假钱的事例。这是一部文字雅洁,体例较严谨,称的上是清人钱币谱录中较优秀之作”。这个中肯评论,言简意亥地说明《选钱斋笔记》的主要贡献,促进了钱币界对该书研究的关注,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吴钧为丰富钱币学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名园竟种红牡丹,我爱秋篁骨中手”。正如吴钧写的诗句所示,在学术上他能标新立异,多有建树。更兼一生志洁行廉,虚怀若谷,人品也无不口碑载道。华亭教谕忘芑孙尝作过《华亭两布衣传》,表达了后人对吴钧和另一位先生贤的推崇和怀念。

16、江介

江介,原名鉴,字石如,清浙江杭州人。官广文,初习画,工写人物,气格高古似陈洪绶。后弃去,专事花卉,从陈淳入手,而上窥宋元,隽逸疏淡,迥绝常蹊。书法欧阳询,妙手波砾,有清峭出尘这概。勾勒花瓣用笔亦如之。间作山水,亦得成尤人闲冷之趣。梁同书甚推重之。弱冠时作楷,斩钉截铁,逼近金农,后乃化为恬美,仍是老辣,其入手不凡也。

江氏生平好藏王莽货币及宋大观、崇宁泉、积至数百,而又未尝它品。盖崇宁、大观取其瘦重书,莽布取其悬针书,极为挺拔耳。工篆刻,与钱塘赵之琛抗手。

17、薛屏山

薛屏山,字振东,近代浙江平湖人。嗜藏古泉币,有莽泉钱范,真品也。后转赠南通博物苑。

18、濮瓜农

濮瓜农,字贤懋,近代江苏溧水人。古泉收藏甚富,起中藏有舜乘马币,夏禹安邑货布、商币、周垣字币、齐刀、莽币等。后归南通博物苑。

19、瞿中溶

瞿中溶,1769-1844,字长生,镜涛,一字安槎,号木夫,晚年又号木居士,斋名为“古泉山馆”等,清江苏嘉定人。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官湖南布政习理问。

瞿氏博览群书,尤深于金石之学,收藏极富,工花卉及书法篆刻,善篆隶行楷。其十岁时,于制钱内见古年号钱,爱玩不置,除夕守岁,向母乞尽家中所存钱,捡取古钱藏之,古钱之好自此始也。瞿氏有序云:“予幼年喜以古钱为玩物,弱冠后,购得洪文安公钱志读之,遂欣然有褒集宋以后钱为续志之意,十余年来,搜索古钱,颇费心力,且百计访借近人志钱之书,又得尽交天下同好之士,闻道日远,而古钱之奇异者日出,所藏既富…”。瞿氏收藏金石。足迹遍于穷乡,海内之嗜金者多于之交,几无虚日。据史料记载,瞿氏收藏中仅五铢钱,大小就约有六七百枚,凹凸天然,玲珑可爱。因以“古泉山馆”颜其居所。

20、徐贯恂

徐贯恂,字均,号淡庐,室名为“丽竟寨”、“梅花山馆”等。近代江苏南通人,抗战前卒。徐氏收藏颇富,尤善藏佛像、铜镜、泉币、书画。工诗书画,书法融化王右军、颜真卿、欧阳询、米芾,秀美多姿,似清王文治一路。又能作六朝造像碑。其居“梅花山馆”曾刻有一印,为书画篆刻大师吴昌硕所撰写。画无师承,好写佛、石。

徐氏平生爱游名山大川,兴到亦吟诗唱和。著有“淡庐诗存”“黄山吟草”“淡庐楹联”“淡庐藏镜”“淡庐藏佛”等,惟泉币未有专著行世,然徐氏藏泉量多面广且精,在南通市图书馆所藏历代钱谱中,多处钤有“徐贯恂藏”朱文印,表明许多稀见古币已为其所藏。


藏友答疑       每天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30-18:00(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COPYRIGHT©2005–2016 東方古錢發現研究網 版权所有 黑ICP备19002770号-1
鉴定及客服:東方古錢發現研究網
官方微信公众号(收拍,答疑):